作為實驗人員每天都要和通風柜打交道,它是確保我們健康的重要保障設備。如果通風柜是不安全的,那后果不堪設想,雖然不會立刻馬上出現巨大事故,但是長久持續下去,就會對在實驗室中的人員構成嚴重的健康問題。那么我們該如何確保這些通風柜是否能夠保護我們的安全?
通風柜之所以能夠保護我們,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確保揮發的化學氣體被控制在柜內不泄露。其中面風速和控制濃度是通風柜確保化學氣體不外泄的最重要兩項指標。根據中國的行業標準JB/T 6412-1999 (外排通風柜標準)和JG/T 385-2012 (無管道通風柜標準)規定:面風速和控制濃度是通風柜的兩大安全指標。面風速針對的是柜外干擾,控制濃度針對的是柜內控制。
很多人都知道面風速要控制在0.4-0.6m/s之間,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根據文丘里效應,人員走動和迅速開關門板擾亂室內的氣流都會導致通風柜內氣體的泄露。
面風速就是在化學品及實驗人員之間為抵御外部干擾所制造一個空氣屏障,保障柜內氣體不因外界干擾而泄露。
那么很少有人提及的“控制濃度”是什么意思呢?
控制濃度是指柜內的氣體在被外排或過濾前,柜體能夠控制該氣體而避免其從操作口表面泄露到柜外的能力。
因為通風柜內的氣體并非如我們想象的那樣全被抽走。當大量氣體通過狹窄的管道時會產生大量的渦流,破壞氣體方向發生泄漏。
氣流速度愈快,氣道越不規則,氣體的密度愈大,越容易形成渦流,導致有害氣體回流危害人體健康。這也是面風速要控制在0.6m/s內的原因。
除此之外,外排通風柜的結構并非我們所看到的這樣簡單,天花板上有我們看不到的復雜的通風系統!
如此復雜,設計、材料、安裝各個環節的欠缺都會產生巨大的安全隱患。作為安全設備通風柜不是一裝永逸的!需要像電梯那樣定期的維護?那么,在您多年的使用過程中是否有人上門進行維護保養?看似外排通風柜比無管道通風柜便宜很多,但是很多時候低廉的價格只會帶來打折的安全以及額外成本的增加。
根據標準,通風柜的控制濃度是可以進行檢測的。用六氟化硫(SF6)作為示蹤氣體進行測試,在人體呼吸帶處測得的泄露的SF6須≤ 0.5 ppm。
有的供應商說出廠時檢測合格,但連接了管道通風系統之后呢,把儀器試劑放進通風柜之后呢?還能保證控制濃度合格嗎?
美國標準ANSI/AIHA Z9.5-2003 中明確規定了這幾個環節的控制濃度:出廠時:0.05ppm,現場安裝后:0.1ppm,日常使用中:0.1ppm。
這種種對外排通風柜的質疑也正是無管道凈氣型通風柜越來越受到推崇的原因吧。
無管道通風柜憑借其寬闊的迎風過濾區域以及較低的排風量形成堅實的空氣屏障,使柜內氣流運動平穩,不產生渦流。而且安裝便捷易維護能夠達到較好的控制濃度效果,并能在一天內直接添加使用,為現有實驗室創造更加安全潔凈的實驗環境。無管道通風柜日后的維修保養也比外排通風柜簡單方便,因為影響的因素比外排通風柜少得多,能夠較快查明原因,迅速解決問題。不像外排通風柜如果出完問題,需要檢修整個通風系統,流程復雜。還有就是如果以后想增加通風柜數量,還需要改造整個通風系統,更改通風設備,耗資巨大;而無管道通風柜可以隨意增加或減少。
確保所使用通風柜的安全性是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必須被重視!安全刻不容緩,不需要等待實驗室新建或搬遷了!